由于廢氣種類繁多,廢氣的成份不同,所以廢氣處理時的情況也是不同的,常見的廢氣治理工藝是吸附、吸收、熱分解(焚燒)三種工藝及其組合工藝。下面給大家分析一下蓄熱燃燒(RTO)及催化燃燒(CO)這兩者的不同點,需要的可以了解一下。
兩者的不同點如下:
1、以處理室溫20℃的甲苯廢氣為例,CO為避免催化氧化處理后排放氣“白煙”和冷凝濕氣對設備的腐蝕等情況,排放氣溫度一般取>105℃,再考慮到換熱效率則常溫廢氣進出裝置后的實際溫升應>100℃。而由于RTO的燃燒爐內要有一個長明火點燃廢氣,而1.672×106kJ的燃燒器長明火消耗約5m3/h的天然氣提供部分熱源,因此系統維持熱量平衡的廢氣進口濃度更低可以到1700~2000mg/m3。
2、兩種工藝都可以用于處理烷烴、芳香烴、酮、醇、酯、醚、部分含氮化合物等有機廢氣。含硫磷類廢氣會使催化劑中毒,不適合用CO處理,而如果忽略含硫磷廢氣燃燒時對設備儀表的少量腐蝕,可以限制性的使用RTO處理。
3、RTO的燃燒室需要一支長明火,加上設備自重大、預熱時間長,一般使用液化氣、天然氣、輕柴油等做為輔助能源,不建議使用電熱。CO同樣可以使用液化氣、天然氣、輕柴油等做為輔助能源,由于設備自重較RTO輕50%,為了避免增加一個需監管的危險源,推薦使用電加熱(前提是廢氣濃度>3500mg/m3),處理廢氣流量15000m3/h的CO裝置電加熱系統只180kW,其預熱時間≤1.5h。
4、以10000m3/h處理氣量為例,RTO至少要保證燃氣長明火的基礎消耗,CO只要廢氣濃度能源;RTO電耗比CO高5kWh;5年1換,其二次廢料要做危廢處理,CO的750kg催化劑2年1換,失活催化劑返廠回收。
5、不計RTO裝置對業主要求的廢氣預處理系統投資(通常由業主承擔),10000m3/h處理氣量RTO主設備投資費用約100萬,而CO主設備投資費用約60萬。
6、RTO裝置設備繁雜,部件多,易出現設備故障廢氣排空事故。而CO要求廢氣流量穩定,可以接受間歇的短暫的高濃廢氣。CO裝置設備簡單,部件少,設備故障也少。
7、高溫RTO會產生NOx,而CO因處理溫度低不產生NOx,盡管目前對有機廢氣裝置的NOx尚未規定,但從鍋爐廢氣治理發展歷史來看,將會對處理氣量>10000m3/h的廢氣裝置提出監管要求。
8、RTO系統在裝置初運行時一切順利,但是運行1~2年后,部分儀表、調節閥會出現故障或突發停電、停儀表氣等,導致系統安全自控設計失效,系統超溫爆炸。CO屬無焰氧化,加上換熱器等金屬結構隔離,就是回火廢氣來源也達不到燃點;CO工藝管路上無閥門切換,不存在儀表失靈安全風險。
上述就是RTO與CO的不同點分析,如有疑問,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,我司專攻VOCs廢氣焚燒爐與余熱回收系統工程的應用,特別注重老客戶的設備維護及優化等后市場服務。公司循序漸進、吸收創新發展,目前已獲得多項專利與資質。